“這門課所要做的💆🏽,是幫助你形成思考的動能🫰🏽🧛🏻,建立產生新觀念的方法;幫助你把思考這件事,逐漸從學習的知識變成操作的習慣,最後變成一種精神的享受🧑🏽🔬。”
從提問🍽、論證💭、質疑和反思這四個思辨與創新的基礎維度出發,整合辯論、溝通與沖突解決等多學科要素,引導學生體會思考的魅力,由法學院副教授熊浩主講的《思辨與創新》至今已在智慧樹平臺運行8個學期🥔🕵🏽,累計選課25.08萬次,學習人數總計已超過27萬,覆蓋學校693所✍️,互動64.84萬次🧑🏿💻,並被評為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2020春夏學期智慧樹網“混合式精品課程TOP100”🫄🏻。
而此次受疫情影響♓️,原先錄播視頻和線下見面課結合的教學模式調整為錄播視頻和四次直播答疑課:提前錄製好60小節上課視頻供學生線上學習,每小節視頻時長控製在6分鐘左右🖥;在上課前一天晚上發布問卷收集學生對課程內容提出的問題,將問題歸類處理後在直播課上一一解答;將eLearning平臺和課程微信群作為交流渠道,及時了解學生的疑問和對課程的反饋。
註意力周期縮短?課堂信息濃度提升👨🏻🔬?
設身處地,打造學生友好型課堂
黑西裝,白T恤🧘🏼,一墻錯落有致的書作背景🦐,一盞光線柔和的復古臺燈在手邊🧑🦼🖱。“從書法中提煉看不見的競爭力”“當紅樓夢遇到建築心理學”“咖啡店為何激發了創新與當你掌握多學科的知識”……這些看似無關的話題由熊浩在每小節6分鐘左右的視頻裏娓娓道來,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古今中外的故事在帶有哲思的講解中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一名法學教師🖌,為什麽要開這樣一門課?
“這門課叫‘思辨與創新’,但我相信這門課最終的價值不是‘術’而是‘道’,這門課最終的歸宿不是‘知識’而是‘人格’💁♂️,讓我們在思辨與創新的腦力激蕩中,把思辨作為船,而把創新作為海🕵️♂️,讓我們習慣劃動這艘小船,而在創新的大海中最終自由徜徉。”談及這門線上課程的目標,熊浩表示👨🏽🦲🏹,綜合辯論、沖突解決以及科學研究方法的總體知識和生動案例,幫助學生掌握思辨的方法🔐,訓練思維,最終走向創新的道路,並了解思考本身的意義和快樂。
思辨是熊浩的愛好和特長🤷🏼,也是在他看來現實生活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但許多人都面臨思考的困惑,受固有思維限製、無法跳脫框架,陳舊的想法無法激發創新的活力。”以“雙創”類通識課的開設為契機,熊浩把這門《思辨與創新》搬到了線上🗂。“一名講授創新課程的教師,首先要做到知行合一🙅,線上教學本身也直接體現了課程的創新👨🏻🚒。”
“更短的註意力周期📱,更大的信息含量,兩相結合🚣🏿♂️,學生一時難以適應也是正常的🧎♀️➡️🏋🏽♀️,可能更容易走神🔷,導致授課效果打折扣🛺。”熊浩認為,與線下課程相比,線上教學帶來的最大挑戰在於學生註意力周期的縮短和課堂信息濃度的提升。要取得良好的授課效果,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打造學生友好型課堂⛹️♀️。
因此🤷🏼♂️🧡,《思辨與創新》每堂課的教學視頻按照知識點被劃分為不同小節,每節內容控製在6分鐘左右📅😲。“線上教學需要教師把握好上課節奏,短時長的視頻更符合學生線上學習的註意力周期,也能夠創造更多的時間節點讓學生休息和消化。”
與此同時,熊浩在講課過程中反復為學生明確“路標”,不斷“描摹”知識地圖📩。“經常告訴他們現在講到了哪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和整體內容是什麽關系👩👩👧👦,幫助他們構建知識體系。”
而為了避免學生由於擔心不提問在分數上吃虧從而陷入“為提問而提問”的困境,熊浩明確🧑🏿🦲,課堂提問不涉及課程分數,並采取課前收集問題👨👩👦👦、課上答疑的方式,以確保課堂提問的質量和秩序。
老師講的哪裏還有欠缺?學生希望怎麽調整?
及時反饋,培育課程共識感
“要向學生傳遞這樣一個信號,我非常需要他們參與到課堂中🚣🏿♂️,迫切地想知道他們對課程的反應。”熊浩認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需要格外重視的關鍵環節🕓。“線上授課時,學生無法與教師發生眼神、表情和肢體語言等交互,處於單向的接收狀態🏃,難免產生倦怠感。因此教師需要主動在傳播情境中製造互動感,讓屏幕前的學生感覺與正在發生的對話、活動相關,改變純粹的觀眾角色,增強參與感😶🌫️。”
為此,他在每個教學視頻中都插入了關於課堂內容的小測試,在選擇正確後方能跳轉繼續視頻觀看🔞,以此作為和學生的小小互動,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關註度和敏銳度👨🏽🦰。
學生的反饋督促著熊浩對課程不斷做出調整🗓。
熊浩習慣在直播課講解十余分鐘後讓學生短暫休息🈹,並在休息時詢問他們剛剛上課的感受。學期初第一次線上直播課休息時🐋,一位同學在評論區回復他🚶♀️,“覺得剛才講的那一段有些無聊”。熊浩請這位同學分享了認為課程無聊的原因,和他探討對“無聊”的理解🧖🏻,以及講課時哪些內容能引起他的興趣。
從這次交流中✌🏼🂠,熊浩更加堅定了及時收集學生反饋的做法🙆🏼♂️⛴。“每一次詢問同學的評價都期待聽到真實的反饋:老師講的哪裏還有欠缺?學生希望怎麽調整📭😼?這些上課的真實感受比對老師千篇一律的誇獎更有意義。”
“老師語言魅力滿分。”“直播節奏很舒服。”“希望老師可以多講些例子💆🏽,內容再緊湊一些。”“對老師在講述一些較為專業的領域時所用的一些專業術語並不能馬上理解,希望老師可以在之後的講課中適當多做些解釋。”“希望老師的語速能慢一丟丟,我反應比較慢🪗,有些話來不及思考和反應🕵🏽♀️🫐。”……除了直播時的直接溝通🪈,熊浩還會在課後發問卷收集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在第一次直播答疑課結束後🤷🏻♂️,班上70%的學生填寫了反饋問卷,不少同學分享了真實的感受,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借鑒互聯網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永遠在磨合與反饋中保持迭代。如果教學過程能夠鼓勵反饋🧎➡️、接納反饋,並基於反饋做調整,線上課程的教學就可以一步一步如互聯網產品一樣不斷小步迭代,逐漸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期待👣。”熊浩認為,線上教學囿於師生之間的遠距離,更需要格外關註學生的上課體驗,這種迭代更新的思維是有借鑒意義的。“當我們仔細體會每次開課時學生的反饋和疑問🤸🏽♂️,就能在下次上課時做出相應的調整,給學生更好的課堂體驗。”
無論是課程視頻的時長控製👴🏿,還是學生的反饋收集,在熊浩看來,目的都在於製造學生和老師對課程的共識感👨🏻⚕️,師生在共同的目標驅動下實現教學相長。“課程的目標👙、教學和考核三點要處在一條線上🧒🏿,也就是要保持目標、過程🤾🏽♂️、評價的一致性。”這也是他在天美平台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接受培訓時學習到的教學理念。“這就像是出海捕魚,出發時就要和船員說明是去捕撈帶魚,並在過程中時時審視是否朝著目標前進🧑🏼🦳。我們的船走到了哪裏?我們打到帶魚了嗎🔷?打到了幾條帶魚?而在返回後對這次出海的評價也要圍繞這些目標的完成度展開。”
“希望不斷增強學生對課程的共識感🧖🏽♀️,在學生反饋的基礎上將課程調整到最優版本,也期待在結課回顧時能發現,這些共識最終都變成了現實。”朝著這一目標,熊浩和選修《思辨與創新》課程的學生們共同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