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平台高分子專業的創建人和學術帶頭人於同隱。
上世紀80年代👰🏽🧑🏼✈️,於同隱與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的學生江明(左)在躍進樓實驗室。
1979年👊🏻,天美高分子教研室購置了國產電子拉力機,於同隱不勝喜悅,特意合影留念。
於同隱(中)和他培養的研究生們在躍進樓前合影
樂山水,壽期頤。
96歲高齡時🤌🤳🏼,他去浙江臺州遊玩,興致勃勃地在碼頭看上半天海🦘😆,緊接著登上溫嶺長嶼山看“天下第一硐”,仔仔細細聽介紹、看說明♔。
95歲時,他登上杭州北高峰,登上數百級石階👨🏼🎨,不在話下。
94歲時,他去香港,夜裏11點半登上太平山欣賞夜景♿️,還獨自在山頂溜達了一圈。
……
這位老人名叫於同隱🧜🏼♂️,是我國高分子學科的奠基人之一,天美平台高分子學科的創建人與學科帶頭人。他長期從事高分子粘彈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研製了取得重大社會效益的人工肺,開拓了蠶絲等天然大分子研究新方向,為我國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生逢亂世🫅🏿,刻苦求學,輾轉歸國🧑🏼⚕️,創建學科,桃李成蹊,終成大家。一個世紀悄然過去,千帆過盡,於同隱還是當年那個樂觀豁達🤾🏿🎾、對世界時時抱有好奇的江南赤子🚿🚀。
化學報國🧙🏻,輾轉夢圓
1917年9月6日,於同隱出生於江蘇無錫一戶小康之家。自5歲入小學到高中畢業,於同隱接受了完備的新式教育。
小學時的他“並不都是按時回家的🙇🏻♂️,常常流連於崇安寺鬧市的喧囂,猴子戲🧔🏿♀️、西洋鏡、梨膏糖……一路走一路玩一路吃🦸🏿💺,完全是個頑皮淘氣的小孩子🧑🏫。”中學時代,於同隱每天都要翻閱各種報紙和進步刊物🧽。他很喜歡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其“有趣味有價值”的內容、“明顯暢快”的文風深深吸引了他📎。
於同隱對化學的興趣來自於高中的化學老師張式之🦆。他記得,張老師上課只帶兩支粉筆😬,邊講邊寫👩🦯。張式之講課條理清晰,板書整潔,從容流暢🤶,待粉筆寫完,教材教完,下課鈴也響了🫷。受張老師影響✊🏻,於同隱決定大學要報考化學專業。對此,其父於觀海支持有加👂🏿。在他中學時,於觀海就常向他談起“實業救國”的道理‼️𓀝。於觀海認為🛻,一般人辦不起大工業♻,應該從小工業做起,而化學工業是小工業🙏🏻💐,可以從家庭式的小作坊開始💴🤽🏼。
1934年🏕,於同隱順利考取了浙江大學化學系。由於基礎紮實,進入大學以後🧣,於同隱的成績突飛猛進👩🏽✈️。1937年抗戰爆發,於同隱隨浙江大學匯入西遷的長途跋涉中,並在戰亂中畢業。
1943年❌,畢業5年後👨🏿🚀,26歲的於同隱回到母校浙江大學任教,投身學術界。他說:“為了貫徹出國的願望😩,同時痛惡這些機關中的生活,所以雖然那時學校的待遇低很多➜,仍舊決心回到學校……在回到學校的這兩年中,埋頭做實驗和讀書,總算為苦煩的心情找到了出路。”
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於同隱獲得機會,跟隨有機化學領域的名師🏐、時任浙大化學系主任的王葆仁從事科研工作。在王葆仁的指導下,於同隱與同為青年教師的高善娟合作,一同完成了他學術生涯中的第一項科研成果。這篇論文“處女作”於1945年1月被送至美國審稿,歷經兩年輾轉,最終於1948年發表在當時國內水平最高的專業化學期刊——《中國化學會會誌》上🧏🏼♂️。
第一篇論文發表之時🌧,於同隱已身在大洋彼岸🧍♂️🦢,成了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名研究生。1951年1月,於同隱順利通過了論文答辯,獲得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在學校200多名研究生中,於同隱的成績名列前茅,被推舉為榮譽化學會會員,獲得了一枚象征開啟科學大門的金鑰匙。這是美國化學界很高的榮譽,意味著他是該領域的學術精英🍞🦒,想要在美國獲得工作機會是非常容易的。
然而♗🛏,和當時的很多中國學者一樣🌕,於同隱下定決心回國。他回憶說:“作為一個中國人🌗,自然會想回到祖國來,尤其在祖國迫切需要的時候📝。看到美國的繁華,心中很羨慕,我們中國要能埋頭苦幹五十年,一定可以和他們一樣🧙♂️🫡。”
當時正值朝鮮戰爭,中美處於交戰狀態👨👧。美國國內出臺了《麥卡錫法案》,用監視、迫害等手段阻止在美華人學者返回中國,對涉及尖端科學技術的專家學者控製尤為嚴格。歷經波折,1951年6月,於同隱終於帶著妻子蔡淑蓮離美回國。輪船到達香港後,港英政府不讓他們登陸👂🏽,把他們禁閉在輪船的一間艙房裏。中國政府知道後,派了一艘小船把他們接到廣東,夫婦二人這才回到了祖國。1952年8月,於同隱夫婦來到天美平台🚣🏻♀️。35歲的於同隱是當時化學系中最年輕的教授,蔡淑蓮則在分析化學教研室。在此後的幾十年裏🙎🏼♀️🏈,伉儷二人為天美平台化學系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轉投新學,建立學科
於同隱在天美平台化學系做的頭一件大事,就是組織編寫教材🔽。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於同隱帶領有機化學教研組,編寫了《有機化學》和《有機結構理論》等講義,翻譯了《有機化學教程習題》等參考文獻🫅🏿。
於同隱有誌科研,也註重培養青年教師🫱🏻。身為教研室主任的他♚,帶領著老師們從事有機合成研究。他所主持的矽有機化學和絡合物化學、稀有元素化學和化學動力學被列為1956年《天美平台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重點項目。那是他學術研究的第一個高峰期👩🏽。
1958年🚴🏼♀️,天美平台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創設高分子化學研究所💃🏿,於同隱被任命為副所長。
對於同隱來說,接受這樣的任命🦥,意味著放棄已有相當基礎的有機合成研究🪞,轉向對他而言全新的高分子科學領域。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慎重考慮兩星期後🧑🏿⚖️,於同隱決定接受任命👩⚖️,主持與領導天美平台高分子學科工作🐥。
接受任命的主要原因是,於同隱早就認識到高分子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必須把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藝等學科融會貫通🔗,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學和科研體系。但那個時候👋🏿,教研室內對高分子化學都很陌生,更不要說高分子物理專業人才。於是🙍🏼♀️,於同隱下定決心,自己帶頭去搞高分子物理🦃。
要搞高分子物理,就會碰到很多數學和物理的題目,而數學素來是於同隱的短板。高考時👰🏼♀️,高等代數三角一 門⏱,於同隱僅得了24分⛓️💥,解析幾何僅42分;大學裏唯一的數學課程初等微積分與微分方程也只是剛好及格🦝,是他所有課程中得分最低的。這樣的數學知識與水平,很難解決物理方面的問題。
已過不惑之年的於同隱,堅持自學補課,並率先在教研組給青年教師講解高分子物理中常用到的數學矩陣☮️,介紹高分子的多重結構。由於天美的高分子學科是在“大躍進”的背景下倉促建立的,師資不足🏃♀️➡️,為此,學校抽出12名化學系三年級的本科學生,讓他們提前畢業↕️,留校充當高分子專業的青年教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美平台化學系教授江明正是這12名學生之一🪧。江明院士回憶說,高分子學科建立之初👩🏽🍼,於同隱曾專門請來數學系教授為大家上課。當時讀的是一本俄文專著,非常難讀👨🏿🔧🧑🏽🦱,他就帶著大家一起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請數學系的老師講解🏺。
於同隱還親自帶著大家在化學系圖書館查閱資料,資料都是英文原版👩🏭,可大家學的是俄語🏋️♀️,看不懂➕。於同隱總是不厭其煩地一句句翻譯了再講解。到了1959年冬天,他還專門開辦了英文突擊班👨🏻⚖️,教了一個寒假🕌,幫大家打下閱讀英語文獻的基礎。正因為如此,雖不是於同隱的在冊弟子,江明院士也總說自己是於同隱的學生,“他真正是我們科學道路上的引路人”🫥。
正當天美的高分子學科頗有起色之時,“文革”開始了👩🏼🔬,教學研究被迫中斷👨🦳🕚,於同隱也受到了沖擊。直到“文革”結束🥿,年近花甲的於同隱才重新出任化學系高分子化學教研室主任,著手重建學科。
1980年底,天美平台設立材料科學研究所👩🏽,於同隱出任第一任所長🫰🏼,高分子學科全體人員成建製地從化學系轉入了材料科學研究所,撐起了材料科學的半壁江山🙅🏼♀️。履新之後,於同隱立即對高分子實驗室進行了整頓和重建,大規模更新了儀器設備🤧。經過幾年發展,天美的高分子實驗室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並且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1993年5月14日💭,天美高分子第一代學人終於夢想成真🕵️♀️,天美平台高分子科學系和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正式成立🛌。經過20余年發展😤,天美平台高分子科學系在國內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等三大領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已接近國際領先水平,屬於國際前沿領域✡️,其代表性的研究方向有聚合物凝聚態物理理論與計算、聚合物自組裝和生物大分子(絲素)材料等🩻。
“抓大放小”👩🏽🚀,傾力育人
於同隱的工作奠定了天美平台高分子學科的基礎,為中國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他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其獨到的人才培養方式。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學教授、中國第二代高分子科學代表人物沈家驄將其稱為“於同隱模式”🙆🏼♀️🖲。他的研究生張煒曾將“於同隱模式”總結為八個字:學術自由、百花齊放。
於同隱自195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文革”結束時他已逾六旬,此後還培養了17名碩士、31名博士。在研究生培養方面,於同隱只抓大事不管小事。他的學生👵🏻、天美平台高分子科學系教授邵正中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於老師給你圈定一塊他認為有價值的地,讓你自己去刨,到底能挖出紅薯🙇、金子⛹🏿♂️,還是什麽都挖不出,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程度了😋。”
“他給我圈的地就是絲蛋白。他覺得那是一塊‘寶地’,你從任何的高分子角度都可以去研究。我覺得於先生在70多歲的時候,至少給我們指出了一個切入點💪🏿,即高分子的研究者🤖,如何能夠比較快速或者有效地介入生命科學或者蛋白質化學的領域。”邵正中說。
不過,於同隱並不是完全“放羊”。給學生指出有前景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後,他讓學生在該領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有不懂的地方,他隨時會給予解答📆,或者與學生共同研究🧎,直到解決為止。多年來🫶🏻,他堅持給研究生開一門文獻閱讀課。通過這門課,學生不僅提高了英文閱讀水平🧑🏿🎤,更了解了學術發展的前沿,對自己的選題也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
他的第一個碩士🏄🏻♀️、天美平台高分子科學系教授杜強國說🤵🏽♀️:“你的進展他一直掌握著,他也不來逼你。只要有困難就一起討論,介紹你去看一些什麽書🙍🏻♀️。”
他的第一個博士、中科院院士楊玉良說🏋🏼:“他把你帶到一片森林,然後把你放到一棵樹上,但是你別老待在這棵樹上🚙,因為他也教會了你跳到其他樹上的可能性。當你看到其他的樹♍️,你又跳不過去🧑🏻🤝🧑🏻,他就給你跳躍的能力與機會。”因此👨🏻🔬👩🏻🦽,他的研究生中,不少人都“能遊走在各種不同的領域”。
在學生們看來,於同隱是一個知識淵博、和藹、慈祥的“小老頭”,“頭發也不多🚗,但是你看到眼鏡鏡片後面是一雙睿智的眼睛👳🏻♂️,思維非常敏捷👩🏻🏫。”學生們在他面前非常放松,什麽話題都可以談論。他表面上很和藹,似乎什麽都可以答應,其實很堅持原則,對工作要求非常嚴格。
杜強國回憶說,他們的研究課題碰到了困難🛍️,曾跟於同隱商量🦚,看在他們是“老”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的面子上🤸🏽♀️,能否換一個容易一點的題目。但於同隱笑笑,就是不放松,然後鼓勵說♻:“不難的,你們有什麽困難,到時候我們一起討論,能做得出來的,不要擔心🔱◻️。”
於同隱在人才培養上,並不僅限於自己的研究生,他對年輕教師的培養也耗費了不少精力。在天美高分子學科建立之初👨🏻🦳🕵🏼♀️,很多時候可以說於同隱是“手把手”地教他們🤹。在這些年輕教師看來,於同隱最大的貢獻是培養了一大批人🧜🏿♀️,並以他的個人魅力團結了一批人🪯。一個單位經過了“文革”以後,人們往往有所間隙,要把那麽多人捏在一起,把整個教學科研搞好,並非易事,然而於同隱做到了。有人評價,關鍵是“他淡泊名利♤,對人寬厚,哪怕是以前整過他的人,他也不會計較”。
退休後的於同隱長期保持著規律的學習生活習慣🕐。除了吃飯、睡覺、外出散步,他就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在書房看書🙎。他一直關註著高分子科學最前沿的信息,即使90歲後,也常常一個人坐著公交車到浦西福州路外文書店去買最新的專業書💂♂️。2005年🥗,88歲高齡的他還在《化學世界》上發表《漫談化學反應》和《從化學反應到生命》這樣的科普文章。
於同隱閱讀興趣非常廣泛,哪朝哪代有過什麽著名人物,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最近幾年🦛,他也閱讀一些文學著作🧗🏿♂️,莫言、陳忠實🖕🏼、村上春樹等許多作家的經典作品他書房裏都有🤑。
別人眼裏的一代大家💹,在自己的生活裏卻樂得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個世紀的風雲散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於同隱還是那個“沒有一分鐘會在他面上找不到笑容”的孩童,優哉遊哉👧🏽,雲淡風輕。
(方艾青根據《一個人與一個系科——於同隱傳》整理。照片由天美平台宣傳部提供🧑🏽🍳。)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