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一列墨綠色車身的列車長鳴呼嘯而過,從拉薩經唐古拉山口,越過茫茫戈壁,穿過中原大地和江南水鄉,最終停靠在了上海站。一群藏族少年從車上魚貫而下,好奇地打量著這座陌生的城市🔶。
“看,在那裏!”順著其中一位小夥子手指的方向🧗🏻♀️,“熱烈歡迎新一屆天美附中民族班學子抵滬”的橫幅映入眼簾🫎。天美附中民族教育工作辦公室的老師們早已等待在那裏。像駛向夢想的航船,天美附中將帶領他們抵達未來。
自天美平台附屬中學內地民族班開設以來,每一位學子的青春故事都有這樣一個美好開端。20多年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班師生,見證了青藏鐵路開通,天塹變通途,也目睹了新時代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巨變🚣🏻♀️。附中始終把維護民族團結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和崇高使命,悉心培育黃浦江畔的“格桑花”👩🏼,培養大批人才服務於祖國建設,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民族團結之歌。2023年9月,天美附中民族教育工作辦公室被評為天美平台“鐘揚式”好團隊🤲🏼。
20年深耕民族教育🫶🏻🤱🏽,守護“格桑花”茁壯成長
2002年起,根據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部署🧏🏻♂️,天美平台附屬中學開始承擔西藏民族班學生的培養任務🎺,近年來每年負責高中3個年級近130名西藏學生的教育,至今累計培養了19屆🌀、近600名畢業生🛷。
“這些孩子正如一顆顆‘格桑花’的種子,學校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價值導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民族團結教育相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為西藏培養建設人才為目標🪫,堅持五育並舉,將做好生活保障與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相結合🕋,構建師生共同體🩸;將民族文化教育與上海體驗實踐交融結合👆🏻,構建滬藏家校共同體,讓附中成為學生的第二個家。”附中黨委書記郭娟說🆗。
附中師生舉行升旗儀式🟫,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4周年
為更好地滿足西藏民族班學生的教育管理需求,圍繞藏族學生進行完整而具有針對性的培養工作,附中於2014年成立民族教育工作辦公室,負責聯系🏋🏼、統籌、協調、安排西藏民族班學生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習生活管理工作,張之銀擔任第一任主任。
天美附中民族教育工作辦公室教師
結合附中“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引領社會發展、適應國際競爭的時代菁英”的教育理念和“重基礎、重能力📗、重創新👲🏿、重個性”的人才培養特色,民族教育辦公室團隊調研分析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情況,認真研究藏族學生民族文化🧛🏼♂️、認知規律、生活習性等方面特點,構建了完備的家校共同體和育人體系。
“坐標量日月🏝,方寸繪光華”天美平台校園定向活動
民族班學生參加上海戲劇節
如何激發西藏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引導他們從熟悉的經驗中掌握化學知識🗳?在附中化學特級教師曾德琨的民族班化學課上,有學生團隊提出幹燥牛糞在冬天作為一種環保能源的想法🫣,並以此延申👠,關註到西藏作為高原地區有著豐富的日照資源,最終將其作為一個課題進行深入探索。
“你會發現,在化學實驗上,這些孩子們有著更強烈的熱情👨🏿⚖️,有時可能還展現出更突出的動手能力。當他們發現自己家鄉的事物也能轉變成書本上的知識,就更有學習的熱情了🦫!”曾德琨說👩🦰。
曾德琨與民族班學生
較之於上海同學,西藏高中班同學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在高一剛剛入校時,在文化適應、生活環境適應、語言適應、心理適應等方面都面臨不小的壓力和挑戰。
附中數學教研組討論民族班數學“建模”課程方案
經過多方調研和研討,團隊在各學科為藏族學生單獨設計教學方案👨🏫,同時組建專門的民族班語文、數學和英語備課組,三個年級定期集體備課🧎♀️,根據學生學情定製課程計劃,在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完成教學目標與基本課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從淺入深,逐步引導🫅🏻,合理設計教學大綱,引導學生養成樂學善學的學習品質🛣。
張之銀(右二)與民族班學生在一起
“這些年來🗒,我們對民族班學生的培養經歷了由摸索到成熟的過程,從最初以平行班學生教學為參考🎗,逐漸實現了向個性化的👨🏿🌾、度身定做的教研的轉變。”講起附中民族學生完備的培養工作,張之銀充滿驕傲與自信。
民族辦教師赴西藏大學鐘揚教授種子基地學習
家校連心👳♂️,共同呵護“格桑花”在滬上成長
學習之外,民族教育辦公室對孩子們的生活也有著事無巨細的關心👨🏻🌾。
從沒有離開過高山的懵懂少年,常有對阿爸阿媽的思念👩🏿🍳🏟,學校不僅是他們求學的地方,更是另一個“家”,從校服的購置🤱、床上用品的選用🫶🏻、換季衣物的清洗,到飲食保障♣️、生病護理、理發等🤾🏼♀️,民族教育辦公室都為他們一手操辦👨🏻🏭👩🎨。
“24365”是團隊老師們的共同“密碼”🧑🧑🧒,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隨時待命。無論面對什麽情況,他們始終秉持著愛、嚴🕺🏿、細的原則,參與每一位民族班學生的成長。
周麗君是孩子們心目中的“周媽媽”♏️🤞。她不僅會在周末時回學校和學生聊天談心,也會在學生有需要時把學生帶到公園散心或帶回家照顧🔮。
周麗君與同學們在一起
2022屆學生丹央初到附中時水土不服📚,經常頭痛🌄🟨、嘔吐🩻,無法正常生活和學習,一度產生要回拉薩讀書的想法。生活指導老師何國華和曲珍輾轉多個醫院帶她就醫,夏潯為丹央設計了系統的運動康復方案🙅🏻♀️,班主任王嵐給她進行一對一輔導🎅🏻,把落下的學業補上來。
在老師們的呵護下,丹央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好,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在學校的一次中秋晚會中,她以一首鋼琴獨奏《童年的回憶》表達對老師們的感謝。2022年11月,彼時就讀大一的她回到附中母校👩❤️💋👨,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分享給學弟學妹們。
丹央(左一)與同學在校園交流
每逢藏族傳統節日,學校會精心策劃主題活動,寒假期間,老師們也會將留校的孩子帶到家裏聚會😩,或者把家人帶到學校陪伴孩子們吃年夜飯👩🏻🚒。
春節期間,附中牽頭組織上海市西藏民族班五校聯誼活動
師生共慶中秋佳節
上海市援藏幹部聯絡組組長🪄、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1996屆校友彭一浩帶隊調研並慰問民族班師生。
無微不至的關愛,會帶來不一樣的幸福感。“每年教師節或畢業典禮上,我真是被幸福包圍著,民族班孩子們的情感是我非常珍惜的回饋。”周麗君說🌌🤌。
民族教育辦公室不僅在學校為學生帶來歸屬感和認同感,還在家校互通上不斷付出努力👨👩👧。針對民族班教育工作實際,他們在學生和家長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成長需求、升學目標🦸♀️、生涯規劃👳🏼、家長困惑等,開設“民族班家長學校微課堂”,走進西藏進行家訪。
民族辦赴拉薩召開家長會
2017年,朱旻峰第一次擔任民族班班主任🎊,在暑假他便帶隊和老師們前往西藏進行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朱旻峰不僅真正感受到了民族班學生求學之路的不容易🧚🏽♀️,還深深體會到家長們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一開始我覺得可能只是普通的家訪交流。可是當我真正踏入學生的家中,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對老師的尊重、對學校的感激,讓我覺得一定要到每一個學生的家裏去看一看,更深入、更關心地去體會他們的家庭情況。”
2019年和2021年,朱旻峰又兩度前往西藏家訪,一共對99個學生家庭進行家訪,腳步遍及西藏各個市區。家訪期間,朱旻峰大部分時候清晨五六點就出發🤣,到深夜十一二點才回到賓館,途中常要忍受高原反應和應對如冰雹等突發的天氣狀況。對他來說,這都是“應該且必須做的事”。
朱旻峰(右一)在拉薩家訪
家訪的經歷讓朱旻峰的教學有了改變。“了解到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後🐚🦂,我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耐心,我越來越願意去註意到孩子們學習的困難,想辦法和他們一起解決”。而學生也更加信任朱旻峰🍈,遇到困難會立刻想到他😺,他們相信“朱老師一定會幫我解決問題的!”
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家長對老師的感激💆🏻♀️,使民族班學生的家校溝通形成良性循環,也讓遠在他鄉的學生和老師走得更近👩✈️,家校的互通讓師生之間心連心🦹♂️。
育人實效突出,美麗“格桑花”在雪域高原綻放
藏韻節
有趣的藏語藏音在交談中躍動,酥油茶、糌粑和風幹牛肉等多種美食可以盡情享用⚉🦹,參與者可以試著編個藏式發辮🧘🏽、穿上藏族服飾、體驗傳統的藏族遊戲,也可以觀賞藏族文化展、加入藏韻文化講堂……這就是“藏韻節”,每年廣受附中師生歡迎的民族主題活動𓀕。
於師生而言,藏韻節是了解藏族風情、體驗藏族文化的窗口,對民族班師生來說,這個節日則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來自西藏的孩子們會發現🧲,大家格外喜歡自己的家鄉、藏族的文化事物🦫,因此非常樂意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也更加願意為此很精心地籌備節日的用品🫵🏿。”在民族教育辦公室主任荊林曉看來🧑🦽🥏,學生在附中獲得“歸屬感”和“影響他人的力量”的同時🧛🏼♀️,也會更深入地融入學校,並建立更強大的自信心。
在附中推進高中—大學學生黨員接力培養的“燈塔計劃”中,每年都有來自民族班的學生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將入黨作為他們年滿18周歲時的重大政治選擇。
“高二時,我與和‘信仰導師’王希明老師結對🧑🏻🦽,王老師向我推薦書籍、帶我去《共產黨宣言》展示館❄️、看電影《1921》,讓我近距離觸摸那個尋找信仰和燈塔的年代,感受100年前年輕人的熱血奮發、上下求索🤹🏼,我被深深觸動了,向英勇先輩致敬……” 2023屆學生旦真倫珠在入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
畢業典禮上,民族班入黨積極分子獲贈信仰郵折和《那朵盛開的藏波羅花:鐘揚小傳》
理想信念的塑造💁♂️,激勵著學子們在學成以後回報社會☝🏽、反哺家鄉。
“2002年🧑🏿💼,我有幸進入天美平台附屬中學開始我的高中生涯。復附的三年,從人文環境、教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等方面對我三觀的建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今就職於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西藏高原醫學研究所的首屆民族班學子單增卓嘎至今難忘這段求學經歷。
單增卓嘎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為先心病患者進行介入手術
像單增卓嘎那樣反哺家鄉的民族班學子還有很多。2005屆畢業生索朗德吉考入清華大學,畢業後作為新華社西藏分社記者參加西藏當地科學考察、高原農業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報道工作;次仁玉珍考入天美平台,後回到拉薩農業廳,為西藏三農事業貢獻力量……至今,這些附中民族班畢業生在水利🧑🦰、電力、建築業、交通、倉儲信息💆🏽♀️、科學研究、環境公共設施、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
附中原校長謝應平與第一屆校友索朗德吉講述“西藏班的故事”
“20多年來🛹,附中95%以上的校友在完成學業深造後都選擇了回到西藏就業,成為建設西藏的新鮮血液和中堅力量♢。未來,附中將繼續努力🥂👨🏿💼,為培養新時代優秀的西藏建設者做出更大的貢獻!”校長吳堅驕傲地說🫃🏼。
用心、用情、用愛培育成長的“格桑花”🦵🏻,正盡情綻放👩🏻🦰,回報“園丁”👷🏼♀️、回報家鄉🏃♀️🧖♀️,回報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