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生命科學學科教學和研究30余年🫛,盧大儒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先後承擔了《現代生物科學導論》🧞♀️、《身邊的基因科學》、《遺傳學》和《醫學分子遺傳學》等7門課程,主編和共同主編教材和數字課程5部,獲得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天美先進個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等稱號。今年👰🏿♂️🪁,盧大儒榮獲“鐘揚式”好老師稱號👩🏽🍼。
做一個“導遊”👨🔬,點燃學生激情
“基因是什麽🐀?它其實可以理解為‘遞恩愛’👩🏼⚖️,傳遞的‘遞’,夫妻恩愛的‘恩愛’……”
臺上,盧大儒幽默地向同學講解基因;臺下🎗✅,同學們會心一笑👨🏼🚀。自擔任《身邊的基因科學》這門通識課的授課老師以來,盧大儒一直重視課堂的有趣度,從生活小事切入,以幽默的方式引入相關知識點🛍️。他風趣的授課風格,讓不少學生對生命科學產生了興趣。
盧大儒正在上課
對渴望走入生命科學世界的學生🦽,盧大儒因材施教,對學業進行引導🏌️♀️。一位化學系學生在課後向盧大儒表達了轉系的意願👨🦯🔙,了解情況後,盧大儒建議他先打好基礎,掌握化學知識後,再進行生命科學學科的相關學習。後來,他們一直保持聯系,交流生命科學前沿熱點。這位同學畢業後選擇繼續攻讀生物醫學方面的博士研究生。
有一位法學專業學生常在課後與盧大儒交流討論,對當時引起爭議的基因專利進行探討。盧大儒鼓勵這位學生跨學科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創大賽🥙,從申請到校園初賽,再到備戰全國比賽,盧大儒對其給予多方面指導與建議🏪,還邀請校內外的倫理法律專家進行指導。最後🤦🏻♀️🐃,該名學生獲得當年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創大賽的一等獎。
“作為老師,我要扮演‘導遊’的角色,帶領學生們欣賞和鑒別風景。”盧大儒如此理解自己的使命。
“老師很重視學生的反饋📗💻。”2021級遺傳學碩士研究生李雨欣回憶道🦅。擔任《身邊的基因科學》課程的助教期間🕓,李雨欣經常會整理同學們對課程的疑問交給盧大儒,盧大儒總是專門抽出時間回答同學們的問題。“盧老師鼓勵同學們提問,而且總是很有耐心地回答同學們的問題。”課程結束後,有位學生給李雨欣留言,表示非常幸運能選到這門課。
盧大儒和學生們的合照
盧大儒一直鼓勵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據他所指導的博士生廖凱介紹,這位導師常常帶對生物感興趣的本科生來實驗室參觀學習❔↩️,鼓勵他們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系,深入了解生物世界🧖🏽,在實驗研究中提高專業素養。
“剛走進實驗室的學生也許會顯得稚嫩🤱🏿,但今天的他們就是昨天的我們,雖然稚嫩,卻顯示出勃勃生機,激發和保護他們的創造性是我們的責任。”盧大儒說🃏。
這些年來,盧大儒指導的本科生中,8人獲得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挑戰杯”科創大賽獎🍺🧑🏻💻,5人獲最高獎🧑🏽✈️,其學生榮獲國際遺傳工程大賽(iGEM)金獎和專項獎累計20余項次🈹。
做好一門事業🤨👆🏽,力求無愧於心
“老師不僅是一份職業,也是一項事業。我一直認為,老師和學生之間就像家長和孩子的關系🚵🏿♂️。”盧大儒坦言🤬。
在2022級碩士生尤藝的印象中,導師盧大儒時常會從家中帶水果、牛奶到實驗室給學生們“進補”。今年上海疫情期間🚴,他時不時主動找學生聊天👩🏽🏭,了解大家生活和心理狀況🫱。“擔心有學生遇到困難,但又不想麻煩老師♜。”
學生給盧大儒過生日
封控期間,實驗無法正常進行,盧大儒帶領學生梳理分析之前的實驗情況⚧,組織書報交流、文獻研討♡,彌補因無法實驗帶來的損失。畢業生面臨論文進展緩慢,他就幫忙修改文章🤦🏼♀️,指導投稿💇🏿。
在生活中,他和藹可親,在學業上,他對學生們則貫徹“高標準、嚴要求”。
在他的課題組中💧,不少學生之前從事遺傳學以外領域的研究⛹🏿♂️,相關基礎薄弱🔀👧🏿,難以獨立完成研究項目,為此🙍🏿👩👩👦,他專門找人為學生們打基礎,並推薦到相關平臺進行學習提升。
“老師對實驗的態度很嚴肅,他希望我們能做些有意義的課題。”在廖凱的記憶中,遇到學生對待實驗數據不嚴謹,盧大儒總是會及時指出,有時會嚴肅批評。但在批評過後👩🏼💻🚦,他會耐心給學生理思路🪻,手把手指導學生🥷🏽。
所有付出♐️🤜🏻,如同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只求無愧於心。“學生們有什麽困難或者好消息都喜歡來找我🙇,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看到他們成長,我感到很欣慰”👌🏼,盧大儒說🤽🏿🧏🏼♂️。
開科普講座,讓更多人走進生命科學世界
吸煙是如何影響身體健康的?它對血液循環有哪些影響👶🏽?魚卵是怎麽形成的💩?胚胎是如何發育的……
為大學生開科普講座,為中學生講“遺傳學的魅力”,為小學生寫科普讀物……盧大儒對此樂此不疲。在他看來,這也是生命科學研究者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多年來,他曾在大學、中學、小學、醫院、企業等各類場合中做科普講座🧑🏿🏭。接到相關邀請🔱,但凡時間允許🎙,他不會拒絕🕵🏼♀️🪶。盧大儒還開設B站賬號🚚🎅🏼,向公眾科普相關知識🧚🏽♂️✊。
盧大儒在B站進行科普
“科普既是社會責任,也是教學和科研的延伸。”在盧大儒看來,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渴求與重視,是至關重要的事。
除了日常的授課和科普外,學生社團請他講課,他也有求必應🏃🏻♀️,他曾與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謝遐齡一同應約,與學生討論對克隆羊的思考,反響熱烈。此外,盧大儒還擔任哲學學院倫理課授課教師,通過科普生殖遺傳學和婦產科學🍦,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婚育觀;撰寫過多篇科普文章,向公眾介紹基因治療、轉基因等概念💜。
“把事業、職業🕜、興趣愛好融合在一起🙆🏻,對社會做些有用的事情⌨️*️⃣,我蠻享受這個過程的👨🦯。”